经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正式批准发布、属于标准化教育课程建设指南系列中的四份指导性技术文件在近日正式发布实施:
1.《标准化教育课程建设指南 绿色制造标准化》(GB/Z 45260-2025)
2.《标准化教育课程建设指南 合格评定基础知识》(GB/Z 45261-2025)
3.《标准化教育课程建设指南 编码技术标准化与应用》(GB/Z 45262-2025)
4.《标准化教育课程建设指南 国家质量基础设施(NQI)及应用》(GB/Z 45492-2025,注:正文暂未公开)
注:通过全国标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可免费下载标准(文章最下方下载)。
该系列文件由全国标准化教育标准化工作组(SAC/SWG27)统筹推进,历经深度调研、国际经验借鉴与多轮修订,分别确立了编码技术标准化与应用、绿色制造标准化、合格评定基础知识和国家质量基础设施(NQI)及应用四门课程的总体原则,给出了课程设计、课程实施、课程评价、课程改进的建议,适用于普通高等教育、职业教育及继续教育等多元化教学场景。旨在完善标准化教育体系,助力培养“标准化+”复合型人才,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支撑。
此次发布的新标准与既有基础标准GB/Z 43946-2024《标准化教育课程建设指南 标准化基础知识》形成有机衔接。作为该系列的核心基础标准,GB/Z 43946-2024自2024年发布以来,已为标准化教育体系搭建起理论根基。
GB/Z 43946-2024《标准化教育课程建设指南 标准化基础知识》(文章最下方下载)
该系列文件的出台,以更加系统、细致的方式落实了《国家标准化发展纲要》中高校标准化人才培养的要求。并通过调整和完善课程内容、强化实践教学和拓展应用场景,构建了以标准化理论为基础、产业应用为依托、实践探索为保障的“标准化+”人才培养模式。它们既有效丰富和补充了现有的理论体系,又推动了标准化理论与实际产业需求之间的紧密结合,为高校培养既具备坚实标准化知识又具备实际操作能力的复合型人才指明了方向。同时,这些文件还促进了校企、科研院所和政府部门之间的信息共享与协同合作,为完善标准化教育体系和提升教学质量提供了宝贵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