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跨越南北的智慧碰撞
2025年3月11-12日,我院黄理纳教授率队北上,先后走进清华大学两大学术高地、国家市场监管总局两大司局,开展了一场关于“质量与标准学科创新发展”的深度对话。此次行程既是一次对标国际顶尖的学术寻根,更是一场服务国家战略的使命践行。
2清华篇:院士把脉学科建设
团队首先于3月11日下午走访了清华大学车辆与运载学院,与国家智能网联汽车创新中心首席科学家、清华大学李克强院士展开研讨。李院士肯定了学院在教育改革背景下承担的使命,并认为质量与标准学科体系完整,正符合国家战略发展需求。他强调,学生培养应注重知识、能力与价值观的有机融合,不仅要打好理论基础,更要将技术与管理实践相结合。同时,李院士也对学院未来发展提出建议,要坚持学术、实践及国际化相互贯通,深入结合深圳特色、面向区域需求开展办学,并推荐引进质量工程、可靠性等领域的教师进一步丰富师资力量。


当日下午,调研团队来到清华大学工业工程系,与清华大学副校长、国家工业工程教指委主任委员郑力就质量和标准专业建设进行深入交流。郑校长指出,标准化在推动大规模生产和提高效率中的关键作用,充分肯定了质量和标准专业建设的重要意义。郑校长建议,我院在课程设置上应注重理论与应用的平衡,既要夯实专业基础,又可借鉴工业工程的教学经验,培养具有实际操作能力的复合型人才。此外,他还提出,从专业名称设计、课程体系、教师团队建设及就业方向等多方面入手开展学科建设,形成差异化竞争优势。

3国家篇:勾对2025重点任务清单
3月12日上午,调研团队赴国家市场监管总局标准创新管理司与标准技术管理司,就我院承担的国际电工委员会(IEC)国家级及亚太青年专家活动、全国专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实训基地(深圳)、支撑中国参与国际标准化组织(ISO)治理工作、支撑中欧标准化合作、标准化教育等内容与总局相关部门进行了充分交流,确定了2025年工作目标与计划。
此次北京行调研与汇报,不仅为学院今后在学科建设、课程设置及产学研合作等方面指明方向,也为进一步提升国家标准及质量治理水平、助力深圳乃至全国标准化事业发展注入强大动力。学院将立足深圳特色,积极落实各项建议,不断推动质量与标准学科的创新与开放,为区域及国家经济社会发展贡献智慧和力量。